立春风俗活动有哪些 关于立春的五个风俗八个禁忌

江湖先生 35 0
广告联系QQ29644969

立春五个习俗

①迎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


②游春


与礼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间更多了热闹庆贺的气息。这一天的活动称为迎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③鞭春牛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④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咬春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


⑤抢春


这里的“牛土”或“牛纸”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后,也就是在土牛或纸牛被打碎之后,围观的民众抢得的土块或纸片。人们相信,牛土或牛纸可以带来吉利。因为人们认为春牛是春的象征,所以争抢“牛土”或“牛纸”的行为称为“抢春”。

立春八个禁忌

①不可与人吵架、争执


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新年新面貌,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开始才能迎来来年的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②不可见血光

立春风俗活动有哪些 关于立春的五个风俗八个禁忌


像杀鸡宰羊的事儿,尽量不要在这一天干,因为动刀见血,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好的预兆。


③立春之日不看病


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想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小毛病耽误一下倒也没有什么。


④立春之日不理发


头发之于人身就好比草木之于大地。立春回暖,草木萌动,万物生机待发,不宜在此萌发之时损害!


⑤不可睡懒觉或长卧不起


我们说春暖大地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候,顺应自然的做法应该早起,并多站立或走动来迎接新春,无论从健康养生角度来说,还是从风水旺运的层面讲都是非常必要的。


⑥出嫁的女人不要回娘家


因为在古代,女人一旦出嫁就跟随丈夫,成了别人家的人,尤其是在立春这天,乃一年之计的重中之重,这个时候回娘家难免有“回春”之像。有人说“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寓意要再嫁人了”,虽然这种说法太过激,但无论如何,两口子日子若真过得好,断也没有天天赖在娘家的媳妇。


⑦立春不搬迁


立春是时空能量过度和交接之时,自然不宜搬迁,更何况若是一年之始便动荡搬迁,新的一年何来安稳日子呢?


⑧立春不醉酒


喝酒原本是为了开心、助兴,但若把握不好量,喝醉而导致昏沉,甚至耍酒疯,吵架等不雅的行为就得不偿失了。

立春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春节气的特点是,气温逐渐回暖,河里的冰逐渐融化。青草逐渐的泛绿。立春节气风俗是,人们烙春饼炒豆芽儿菜。寓意是迎春。

立春的气候和风俗

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更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立春的风俗有:立春祭,籍田,迎春,贴“春”字

立春干什么事情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

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 *** 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3.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