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江湖先生 37 0
广告联系QQ29644969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历代有祭祖扫墓的习俗。后来,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已节合为一体,三者融汇成为我国精华的清明节。


传说清明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割股奉君”。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立起来。随他一道外出的大臣们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一个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将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公子喝下,使之恢复了精神。


而后19年,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文公即位后,重重地奖赏了当初伴随他一道流亡的功臣,唯独忘记了救活他的介子推。介子推打点好行装,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着随行官员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到介子推谈何容易。于是一位随臣献计说:“绵山太大,而且树木茂密,只得从三面放火,留下一面,他一定会从未烧的一方跑出来。”大火烧遍了整个绵山,都没有见到介子推的身影。待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大火烧死了。晋文公看到如此惨景,恸声大哭。


装殓时,才从树洞中发现一纸 *** ,上面写道:“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特意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在这天忌烟火,吃冷食。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又决定赐老柳树为“清明树”,并告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

1、荡秋千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荡秋千是在清明节的时候一个传统的风俗,荡秋千的历史古老,最早期的时候荡秋千的名字是叫做千秋的,后来是为了避忌讳才变成了秋千。


2、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放风筝


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6、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清明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时才时开始盛行,一直流传至今。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更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通常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并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等。

清明的由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由来用简短的话说

清明节的来历如下:在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逼出隐居深山的介子推,火烧深山,介子推依然不出,最后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死在柳树下。

后晋文公将介子推的忌日定为寒食节,百姓不准开火煮食,只能食用冷食。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