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江湖先生 91 0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如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缅怀先烈手抄报内容文字

亲爱的革命烈士们!你们为了理想与祖国的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缅,在此清明之际,为你们献上鲜花,我们是你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祖国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烈士们虽然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向您们致敬!

清明节文明祭祀手抄报办什么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 *** 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起源源流

介之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 *** ,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古诗四言绝句

清明后雁(宋·刘敞)

留滞江南久,今来万里归。春风稍和暖作意入云飞。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 其三(宋·孙应时)

匆匆清明了,能馀几许春。花开更风雨,肠断惜春人。

随州(宋·邢恕)

荆楚西南地,清明咫尺天。远山犹带雪,高柳已藏烟。

寒食清明十首 其一(宋·刘克庄)

时节浇松近,人家擘纸归。但知题墓好,不笑乞墦非。

寒食清明十首 其二(宋·刘克庄)

原沉向九泉,推死已千年。有水皆争渡,无村不禁烟。

寒食清明十首 其三(宋·刘克庄)

老人七十八,佳节一百五。丁宁海棠花,更可数日不。

寒食清明十首 其四(宋·刘克庄)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寒食清明十首 其六(宋·刘克庄)

只靠诗娱老,安知病著身。不能系白日,且可买青春。

寒食清明十首 其七(宋·刘克庄)

杨柳堤边立,荼蘼架下行。不知一遗老,更看几清明。

寒食清明十首 其八(宋·刘克庄)

向来称閤老,归去作园翁。须发已华皓,紫薇药应红。

寒食清明十首 其九(宋·刘克庄)

村酒家家熟,溪船处处通。香山妄分别,学士与谁翁。

寒食清明十首 其十(宋·刘克庄)

轻薄坠鞭子,清狂谒水生。如何唐老杜,也作丽人行

扩展知识:

刘敞(1019—1068)北宋学者、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