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更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8月16是什么纪念日
8月16日是中国和伊朗建交50周年纪念日。
中国和伊朗两国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2000年多前,两国就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友好交往。1971年8月16日,中伊两国代表在巴基斯坦的 *** 堡签署了我们两国的建交公报。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历久弥坚。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之一是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两国高层一直保持着密切交往。
第二个方面是务实合作成果也很丰硕。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人文纽带日益紧密。
第四个方面是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友好情谊不断巩固。
8月16什么特殊的节日
是七夕节。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八月十六在古代雅称
古代对八月的雅称分别是:桂月、壮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
竹春等,农历八月一日桂月,二日壮月,因居秋季之中,所以又叫“仲秋”。
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又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
秋、商吕,又因为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故名桂月。
农历八月对应十二地支的酉,因此也被称为酉月,清秋指秋季,特指深秋,清秋也
意指明净爽朗的秋天,正好在八月,所以也成为八月的雅称。
八月还有以下别称:获月、爽月、叶月、柘月、雁来月、秋风月、四阴月、大清
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秋高、秋半、中律、橘春、竹小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