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易 诗书礼乐易春秋各指什么

江湖网 98 0

诗指的是《诗经》;书指的是《尚书》;礼指的是《礼记》;乐指《乐经》,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指的是《春秋》。

后人称之为“六经”,六经是儒家的著作。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诗书礼乐易春秋指什么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指: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六经是儒家的著作。

礼乐易 诗书礼乐易春秋各指什么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尚书》;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周易》;

《春秋》即《春秋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君子之道,求下联

对联\"诗书礼乐易春秋\",请对书下联——因为尾字“秋”字是平声,因此此句应该是下联,求对的是上联。生旦净末丑男女;诗书礼乐易春秋。(备注:下联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上联的“生、旦、净、末、丑”是戏曲的行当,由男女演员扮演。)

关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小故事

1.孔子的无畏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达宋国,和弟子们在城门外一棵大树下读书。宋国的司马桓魋嫉恨孔子,就派人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害怕了,对孔子说:“咱们快点离开宋国吧,桓魋实在太可怕了。”孔子笑着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

2.孔子学琴

孔子向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完全掌握好。”随后又练习了一个月,直到把弹这首曲子的意境都参透。到最后,孔子对这首曲子滚瓜烂熟,也弹得出神入化,连老师襄子都对他无比佩服。


3.孔子谈应变

弟子宰我问孔子:“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4.君子能固守困厄

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5.孔子误会颜回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几天都没东西吃。好不容易弄到一点,让弟子颜回煮着一起吃。饭快熟时,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米饭吃,没有吭声。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说:“刚刚梦见我的父亲,这一锅米饭还没动过,先拿来供奉先人之后我们再吃。”颜 *** 答道:“不行,刚刚煮饭时碳灰飘进了锅里,抓出来丢掉的话太糟蹋粮食,我就抓来吃了。”孔子这时才知道原先误会颜回

6.孔子谈成事 ***

弟子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正事。孔子对他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7.孔子读书

孔子晚年勤读《易经》,一有时间就看,反复翻阅,致使竹简上的牛皮绳多次脱断。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还不满足,他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内容了。”

8.孔子收下礼物

有一回,一个简朴吝啬的人把用陶器煮的食物送给了孔子。孔子高兴得像接收到珍馐美食一样。子路不以为然。孔子说:“我不是注重食物本身啊!这食物确实很普通,但主人觉得很好吃并且愿意送给我,这一点太难得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