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
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好像是十六个字
清华?学原?六字校训是“?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精神,?由思想。”现在清华?学校训只剩下前?8个字,“?强不息,厚德载物”。
扩展资料
清华?六字校训解释:
“?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不凡,语出《易经》,因梁启超先?在清华之演讲?名扬天下,遂成校训。
“独?精神,?由思想。”则出?清华?学国学?师陈寅恪先?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碑?“…思想?不?由,?宁死?。……惟此独?之精神,?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永光。”
周诒春校长将这16个字定位清华?学的校训,也算是他?贯的主张体现。
清华大学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出自《周易》。“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次年更名清华学校,是在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学东渐背景下,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开办的留美预备学校。当时许多有识之士在认识到应该向西方学习科学、民主的同时,不忘立足本土培养爱国建国治国之才。
清华校训什么时候改成八个字
从1949年改成8字校训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形势和历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清华大学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根据国家教育政策进行改革,因此决定将16字校训改成了适合新时代的8字校训。
清华大学的8字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精炼而又深刻,概括了清华大学一直以来的校训和办学理念,也代表了中国教育的精神和方向。
在这个八字校训的指引下,清华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和科研人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