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传统节日 侗族有哪些节日

江湖网 1.2K 0

侗族的传统节日 侗族有哪些节日

侗族的节日盘点1.春节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过节方式不一样。在北部侗乡的新晃、芷江、玉屏、锦屏一带侗族过春节与当地汉族差不多。南部地区凡建有萨坛的村寨,新年初一或初二,先要到萨坛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岁进,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叫年羹饭。等到鸡叫头遍,男人放12个大炮竹,以求一年顺当大吉。妇女们则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们不兴拜年,初一初二不串门,初三请客吃油茶,初四请吃饭。

侗族夏天主要节日是什么

侗族夏天主要节日有洗澡节,洗澡节是贵州锦屏县平秋一带山区们族人民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立夏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洗药水澡。过节这天,侗寨群众都不从事劳动。洗澡节是贵州锦屏县平秋一带山区们族人民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的立夏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洗药水澡。过节这天,侗寨群众都不从事劳动。

侗族节日是几月几日

侗族的主要节日包括: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有些地区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

天祝节是什么

农历“六月六”又称“天祝节”,儿时记忆里,这个节日除了晒衣晒被,印象最深的便是“吃炒面”这一美事了。


傍晚时分,母亲将土灶又清洗了一遍,对我们说:“今晚,我们做炒面吃喽!”孩子们欢快地围在灶房,母亲怕我们热,叮嘱大家去院里乘凉,静心等候。我向来是不怕热的,于是便主动做个“烧火丫头”。


锅煨热后,母亲从面袋里舀出三大勺面粉,倒入锅中,并叮嘱我烧火要细心些。我拿着烧火棍轻轻压了压火苗,又瞅了一眼锅中,只见母亲拿着铲子快速地翻炒着,不时压一下面粉,我问母亲为何还要“压一下”?母亲说:“面粉一受热,粉里的水蒸汽会凝结,面粉就容易结成小团。”在母亲的细心操作下,一个个小球慢慢地变成了小颗粒,再又变化成均匀的粉末。炒面火候也有讲究,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面又会生。翻来炒去之间,阵阵麦香扑鼻,约莫十分钟后,锅里的面粉已从浅浅的白到微微的黄,便可出锅了。闻着那股面香,我仿佛觉得伏天清凉了许多。抬眼之间,母亲的额头已布满汗珠。


炒面出锅后,母亲用筛子轻轻过滤掉一层细小的颗粒,朝院子里吆喝:“孩子们,快来吃炒面啦!”于是,弟妹们一个个飞奔而来,又在叮嘱下各自分工,抬出桌子、凳子至院中,摆好碗筷端正坐好,俨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时,父亲拿出红糖给每个人的碗里舀上两勺,又携来刚烧开的沸水,我们将炒面与红糖拌匀,再浇上滚烫的水边搅边拌,院内香气四溢、热闹非凡,碗里的炒面也由疙瘩成团,变得你我不分、交融和睦。炒面可以调制成粥样、也可调成糊状,依个人口味还可加些蜂蜜调味,每当想起吃炒面的场景,我的思绪就飞到了童年那份心旷神怡之中。


吃炒面时,母亲还会给我们讲故事,讲道:古代有一名书生进京赶考,途中遭遇盗贼,钱财、干粮被抢夺一空,烈日当空下,形单影只的书生强忍着饥渴上路,终于体力不支晕倒在路旁。适逢两位农家老人路过,拿出包里携带的炒面、温水,给书生冲食,书生才“面有气色”。儿时,只当那是个故事而已,长大后方知其中深意。在读到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的:“,主治客热,止渴烦,利小便,养肝气,养心气,心病宜食之。”才恍然明白,夏季养心,吃小麦自是有益身心了。此外,古代医书中还有将炒面温水服用治疗泄痢的记录。可见,炒面是一种宝贵的美食啊!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