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美关系风云变幻的背景下,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将于2021年8月22日至27日对亚洲进行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然而,哈里斯访华的商业性质备受争议,被广泛认为是为了挽救已经失控的美中贸易关系。本文从政治、经济、外交、公众舆论等四个方面,分析为何美副总统的商业访华不被看好。
一、政治因素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于中美关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美国的传统意识形态中,中国是一个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潜在敌对性的国家。然而,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成为了21世纪之一大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治人士和普通民众的隔阂增加了,这也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同时,在坚持全球化的情况下,中美之间在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不公正行为激起了美国国内强烈反弹情绪,使得中美关系雪上加霜,美国政客的观点也随之改变。
而随着哈里斯将要访华引起的政治争议不断加剧,美国在全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也有所损失,使得许多美国人和政客对任何形式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接触持谨慎的态度。
二、经济因素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依赖中国的低成本制造和出口模式,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优势。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通过中国出口获得了大量廉价商品和服务,进而支持了美国国内的生产价格。而中国自身也通过出口把经济发展的中心转移向了基础设施和消费品的制造。而免费协定的结束以及贸易摩擦的出现,使得中美经济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于中美贸易逐渐滑向对抗,也让哈里斯的访华计划备受质疑。
同时,为了推动其“美国优先”的政策,特朗普总统在2018年推出了所谓“301条款”,相对瞄准中国。随着美中贸易战的逐渐加剧,这项措施的压力也给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三、外交因素
2018年初,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向中国发起“亲密之旅”,作为特朗普 *** 对朝鲜核问题外交的一种尝试。不久以后,中国 *** 进一步影响了美国的国内政治,并在中美会晤和半岛局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美中关系相对友好, *** 主席在美国国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双方需要维护一个稳定的关系。由于当时美国访问中国,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但是当前,中美经贸摩擦越来越严重,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尽管冷对待中国可能会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受到欢呼,但是这可能会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不利的反响,削弱美国对外交的影响力和财务体系。
四、公众舆论因素
美国作为一个高度政治话题化的社会,公众舆论对于美国政策的制定和运作有着重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公众对中美之间的互动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中美关系日渐复杂,媒体发生了重大变化,舆论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哈里斯访华计划遭到了许多公众的质疑和批评,甚至部分舆论认为她是在“急功近利”地力图重启美中贸易谈判。这增加了美国 *** 在探讨中美关系时面临的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哈里斯访华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的商业访华一直备受争议,而本文对其不受欢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和公众舆论等多个方面。在中美贸易战和全球政治变动的背景下,探讨和解决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是必要的。我们希望这种分析可以为更好地认识中美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用的参考。
本文由江湖运势网 https://www.j5zw.com/ 整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