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登高赏菊 绝妙好诗何须等待重阳节?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主题。
一、历史背景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重九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长久以来,重阳节在民间一直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传统活动。而赏菊更是九月中后期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有才子雅士在此赏菊之时,创作了很多绝妙好诗,这些诗歌纵贯历代,成为了我国文艺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代,重阳节合并了敬老节,成为了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那时,官员和人民都要扶老人上山,登高祭祖。到了宋代,重阳节开始与菊花有关,开始出现“赏菊”一说。而到唐宋之际,诗词开始成为重阳赏菊的新形式,成为中国文人墨客的文化象征。
因此,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文化历史的一个缩影。
二、登高赏菊
“登高望远美景净,翫菊清芬雅气浓”,登高赏菊是重阳节庆祝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登高到高山之上,可以俯瞰远景,观花中山色的美景,一方面增添了节日气氛,一方面也增进了身心健康。
赏菊则是重阳节的传统习惯,体现了中国人对菊花的追求和欣赏。赏菊的花艺,是我国传统的园艺中的代表之一,更是城乡居民爱好的一项文化活动。人们赏菊,不仅因为菊花香气宜人,而且因为菊花代表着秋天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绝妙好诗,则是登高赏菊的一种表现形式。山高水长,菊香四溢,才子雅士在此赏菊之时,自然而然地产生创作灵感,而造就了多篇瑰丽绝伦的诗歌佳作。
三、经典诗歌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赏菊》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雨中黄昏独归处,微步莲花扇底云。
宋代诗人陆游的《秋菊》诗:
菊花秋瑟瑟,山村秋夜长。
刘伶醉别辞,黄祖归去肠。
唐代杜甫的《重阳与山人聊斋》诗:
遥见岳阳楼,中流千古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雾黯云归愁。
这些绝妙好诗与登高赏菊活动相结合,使人们感受到重阳节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四、登高赏菊的重要性
登高赏菊活动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庆祝方式,但它却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健康价值。首先,定期开展登高赏菊活动,可以增进人们对自然风光的了解和欣赏,增添生活情趣,拓宽文化视野。
其次,登高赏菊也是一项健康活动。户外活动有益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增强免疫力等多方面的身体素质。同时,这种锻炼方式可以调整人的心态,缓解紧张和压力。
因此,登高赏菊活动在我国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成为了一项不可缺少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活动。
五、总结
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登高赏菊,既具有文化和健康价值,又展现出中国文人雅士的文化素养。通过赏菊之时景,登高之时情,绝妙好诗旁,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我们在庆祝重阳节的同时,也要习惯性地进行登高赏菊等文化活动,珍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本文由江湖运势网https://www.j5zw.com整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