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传承以达摩为初祖,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于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年)题字,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匡救寺,位丁河北成安县,禅宗二祖慧可说法之处,相传达摩曾在此为二祖说法。山谷寺,又称乾元寺、三祖寺。位于二安徽潜山西北三十里的三祖山,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寺庙有僧璨大师塔。真觉寺,又称东山寺,位于湖北黄梅东北二单的冯茂山上。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于此。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南六十里处,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寺内有六祖肉身塔,供于六祖殿内。
佛教中的禅宗二祖是谁
佛教禅宗传承以达摩为初祖,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于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年)题字,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 匡救寺,位丁河北成安县,禅宗二祖慧可说法之处,相传达摩曾在此为二祖说法。 山谷寺,又称乾元寺、三祖寺。位于二安徽潜山西北三十里的三祖山,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寺庙有僧璨大师塔。 真觉寺,又称东山寺,位于湖北黄梅东北二单的冯茂山上。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于此。 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南六十里处,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寺内有六祖肉身塔,供于六祖殿内。
三祖僧璨的故事
僧璨(约公元510年-606年),又作僧粲,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圆寂,生年及事迹不详,为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后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他曾著有《信心铭》传世。《信心铭》和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有异曲同工之处。
1982年在杭州出土一块铭文砖,刻有下列文字:“大隋开皇十二年(592年)七月僧璨大师隐化于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这块砖铭所记,与现代佛教典籍相符,应当是可信的。
僧璨出家后,逢周武灭佛,他就隐居在舒州的皖公山(今安徽境内)。“往来岳西县店前镇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在隐居期间,他曾与道友去广东游罗浮山,后又回到舒州。隋大业二年(606年)圆寂。唐玄宗谥其为鉴智禅师。
僧璨被尊为禅宗第三祖。
四祖五祖六祖的来历
四祖:道信大师,道场湖北黄梅四祖寺。
司马道信,生于永宁县,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公元625年(武德八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加号“妙智正觉禅师”。
五祖:五祖弘忍。道场湖北黄梅五祖寺。
弘忍,唐代高僧,湖北蕲州黄梅(今湖北省黄梅)人。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祖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事不再问”。
六祖:惠能大师。道场广东韶关南华寺。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