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从北京老人们口中传下来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这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腊七腊八又是最冷月份当中最冷的日子。通常在这几天,人们出门的时候都要穿戴的比平时更为保暖,怕被冻伤。
而寒鸦,俗名白脖子老鸹,秋冬季常在农田和村落附近活动,是一种较为抗寒的飞禽。
谚语直白的形容了这一时间内天气的寒冷,同时也是提醒人们如果要在这个时间段出门,需要加强保暖。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说明了什么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说明腊七腊八,这两天天气非常冷,能冻死耐冷的动物,所以警示人们在腊七腊八,这两天要保护好自己,避免冻伤。
拓展资料:
腊八节,俗称“腊八” ,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北方,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没有过这个腊八的习惯,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条谚语说明了是什么
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农历十二月初七和十二月初八,如不逢闰月,腊七腊八当在大寒之中,而大寒一般又逢三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天寒地冻,冰天雪地,自然就冷。不过,人们之所以强调腊七腊八最冷,重在潜在意识——腊七腊八一到,就该准备过年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号起什么作用
同学,首先说明标点符号的使用是要结合前后文才能判断起什么作用的。
这句话引号的作用,应该是引用。引用了民间俗语,说明每年的腊月中,腊七腊八这几天是最冷的,能把耐冻的乌鸦冻死(乌鸦喜爱在冬天活动,在我国的东部至东北部广大平原地区分布较多),足见其寒冷程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