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的笔画是:9画
茜:
名词
(1) (形声。从艸,西声。本义:草名) 即“茜草”( Rubia cordifolia )
茜,茅蒐也。字亦作蒨。——《说文》
若千亩巵茜。——《史记·货殖列传》。徐广曰:“一名红蓝其花,染缯亦黄也。”
(2) 按,一种茜草属多年生草本,茎方形,有逆刺,叶4枚轮生,长卵形或长心脏形,有叶柄,花小,淡黄白色,果实球形,熟果黑色,可食,根可制染料和入药
茜和莤的区别
茜和莤从字型上来看,只是差一横。字意上的区别是:
“茜”字在人名中既可以念xī,也可以念qiàn。不过区别就是xī一般用于外国女子名字的译音,如南茜;而qiàn用于中国名更多。
本义是草名即“茜草”读音为qiàn时,指茜草,在古汉语中也指“深红”。读 xī时,音译用字,多用于人名。相关组词有茜草、染茜、茜意、茜罗、茜红、茜裙、袁茜、茜金、茜雅朵朵、桃花茜醋等。
莤,汉语生僻字,读音sù、yóu。基本含义为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酒器的塞子;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莤的常用组词为:莤酒。
茜字的意思是
意思:
读音 【qiàn】:
1、茜草。《说文》:茜,茅蒐也。字亦作蒨。
2、大红色。唐· 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3、鲜明;鲜艳 。
4、草茂盛的样子 。
读音【xī】:
用于外国妇女名字的译音用字,没有实际意义。
组词:
1、茜草[qiàn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形,黄赤色,茎有倒生刺,叶子轮生,心脏形或长卵形,花冠黄色,果实球形,红色或黑色。根可做红色染料,也可入药。
2、茜红[qiàn hóng] 绛红色。
3、茜罗[qiàn luó] 绛红色的薄丝织品。
4、茜裙[qiàn qún] 绛红色的裙子。
5、染茜[rǎn qiàn] 染成大红色。
6、茜意[qiàn yì] 秀美生动的韵味。‘茜’与‘倩’曲中每通用。”
扩展资料
引用:
1、《商山麻涧》唐代:杜牧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翻译:长眉老翁悠闲自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
2、《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宋代: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翻译:在湘江边绕着江岸一直走下去,不觉月亮都快要落下来了。江畔的梅树横斜,小小的花枝开放,浸满了忧愁的涟漪。梅花的一春幽愁之事有谁知道呢?寒冷的东风吹起。梅花也很快就要花落香消了。
3、《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宋代: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翻译: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首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篱门往外探望。你推我挤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茜用在姓名中是什么意思
茜,多音字。用于中国女孩子人名时,多读qiàn;用于外国优雅、浪漫少女人名时,译音,多读xīqiàn 名词形声。字从艸,从西,西亦声。“西”指“西方”、“太阳下山处”。“艸”与“西”联合起来表示“一种草本植物,其根的颜色像落日之色”。本义:一种根的颜色像落日之色,可以作为红色染料的草本植物。草名茜:清雅之气,智勇双全,安富尊荣,荣贵出国。——《古今姓名学》形容词 暗红色〖deepred〗 草茂盛的样子〖luxuriant〗。如:茜茜(草茂盛的样子);茜蔚(草木茂盛的样子)qiàn 动词 染红〖dyered〗 谁家茜草茜的,也会落色来。——《醒世姻缘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