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七夕节是有什么习俗

江湖网 1.2K 0

七夕节是牛郎和织女相逢日

七夕节习俗,七夕节有哪些习俗

七夕节的习俗有拜织女、兰夜斗巧、七姐诞、种生求子、妇女洗发等。

1、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 *** 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

2、兰夜斗巧。该习俗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

3、七姐诞。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之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4、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5、妇女洗发。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扩展资料: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七夕节是有什么习俗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叫“牛郎织女节”或“乞巧节”,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七。以下是七夕节的一些习俗:


1. 求姻缘:七夕节是求姻缘的好时机,有些地方会在这一天举办相亲活动。


2. 挂牛郎织女牌位: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挂上牛郎织女牌位,祈求爱情美满、姻缘长久。


3. 求智慧:七夕节也是求智慧的好时机,有些地方会在这一天举办乞巧活动,女孩子们会在这一天向织女祈求智慧。


4. 点烛祈愿:人们会在七夕节这一天点烛祈愿,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5. 吃巧果:七夕节还有吃巧果的习俗,巧果是用五谷杂粮制成的小点心,象征着智慧和幸福。


6. 看牛郎织女星: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还会观赏牛郎织女星,这是一对相隔很远的星星,象征着牛郎织女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故事。

七夕节和冬至有哪些习俗

七夕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冬至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