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和腊月分别是指农历十一月和农历十二月这二月。
冬月指冬天。冬天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的为春、夏、秋。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农历十二月,也就是汉族民间俗称的“腊月”。“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汉族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
入冬是农历什么时候
入冬是指进入冬季的意思。传统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2020年的立冬是农历9月22日。
中国的冬天在几月和几月
通常从气象意义上来讲,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2、1、2月份,而我国在北半球,所以冬季在12月到次年2月份。
不过,冬季的划分还可以从天文上,节气上,星座上等,具体划分如下:
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
从星座上,南半球冬季5月21日~8月22日,北半球冬季11月21日~2月18日。
按节气意义划分,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
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算作冬季。
腊月指哪几个月
腊月指的是农历的十二月,也称为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