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 姓和氏的联系与区别

江湖网 1.2K 0

姓与氏的联系在于:

姓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母系的血缘关系的符号,即同姓的成员都出自同一个母系祖先。而氏是指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同一母系祖先的后代散居各地,分为若干分支,每一分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但在夏商周以前,姓与氏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当时人人都可有名,但只有贵族才能有氏,因此氏是用来分别贵贱的,而在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是用来分别婚姻关系的,也就是说,氏相同而姓不相同的,可以通婚,而姓相同氏不相同的,不可通婚,因为同姓之人皆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1、具体含义不同:姓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根本族号。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

2、用法不同: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

3、专业化区别: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

姓和氏的区别是什么

姓与氏的区别:

1、具体含义不同。姓是区别血缘的,是宗族的根本族号,所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

2、使用区别。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如晋卿士会,以士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当是以官为氏,但士会由于食采于随、范;

3、专业化区别。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

从史料看,这在商代比较明显,卜文所要论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中的所谓“复合氏名”即显示了此种多层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层次的氏组织随着血缘关系与其作用范围的减弱而渐渐不再盛行,渐向单层次发展。但较大的氏组织内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4、古代使用区别。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此从周代青铜器铭文资料可知,如:父为其女制媵器,在铭文中称其女名为“夫氏加女姓”,如辅伯鼎铭。

姓和氏的由来和演变

我们现在所说的姓和氏是不分的,这是汉代以后的事了。在此之前,尤其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所谓“姓”,是指有共同血缘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由姓繁衍的分支,比如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标志,妇人称姓,男子称氏。

我国的汉族姓氏,仅《百家姓》中就记载了常见的400多个,而实际上,在文献中可查找到的就达5652个,大部分为单姓,此外还有许多两字、三字及四字的复姓,其中有一些是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这么多的姓氏都是怎么产生的呢?来源有多种:在原始社会中,有很多是动物名称作为姓氏,源于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是最古老的姓。比如,黄帝氏族因崇拜熊,被称为有熊氏,其后代便逐渐演变为熊姓了。像居《百家姓》之首的赵姓,以及夏、周、鲁等姓,都是以古国名为姓。还有以官为姓的,如司马、司徒等等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