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个很凶的怪物。它一挥手,不得了,一栋房子就被打破了;它一跺脚,就能跺出一个大火坑来;它吼叫一声,呀,不行了,整座山都要动起来了。大家都管它叫年兽。
?
年兽平时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看到什么吃什么。人们都很怕它,每到除夕这天,就会跑到山上藏起来。
这年除夕,人们又开始收拾行李到山上去避难了。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上拄着拐杖,肩上背着个布袋,慢悠悠地走着。人们都在赶紧收拾行李,谁也没空去理这个乞讨的老人。
?
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吃的东西,还说:“年兽要来啦,快跟着我们去山上避难吧!”
老人摸了摸胡子,笑着说:“要是让我在你家住一晚,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摇摇头,好心地劝他:“它既凶猛又残暴,你是打不过它的。你还是跟我们上山吧。”
老人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老婆婆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就只好收拾好东西离开了。
?
半夜,年兽果然来了。当它走到村东头的老婆婆家时,发现大门上贴着一张大红纸,屋内的灯还亮着。年兽怪叫了一声,朝老婆婆家扑去。快到门口时,院内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年兽吓得浑身发抖,再也不敢往前走了。
?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这时,老婆婆家的门开了,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地走了出来。年兽一看,吓得马上转头跑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人们回来后,惊奇地发现:村子里好平静啊,而且还没有什么变化。以前他们回来,村子里可都是乱七八糟的呀。
?
“啊,是他!”这时,老婆婆想起了那个老人,于是向乡亲们说了乞讨老人的事。乡亲们赶紧来到老婆婆家,只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一张大红纸,院里还有一堆没有烧完的竹子“啪啪”地响着,屋内几根红蜡烛还闪着亮光......
?
乡亲们开心极了,纷纷换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到亲友家相互恭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的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以后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红纸、对联,点起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
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的习俗。现在,人们又把过年叫作春节,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有关春节的历史人物故事
张衡过年就离家出走。
汉的大天文学家张衡有一个奇葩的习惯,那就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便去外地度假,他只两带两样东西,一样是吃的——充足的干粮,另一样是用的——一大堆仪器。干粮可以充饥,这个容易理解,那么,仪器又是干什么呢的?三个字:观天象。
衡去寻找雄伟的大山,然后爬到山顶,用所带的各色仪器去观察天象。
为什么非要选择春节这个敏感期呢?张衡给出的答案是:一年中春节的天象最复杂,最值得研究。也就是张衡这种执着和疯狂热爱,放弃过年的天伦之乐,他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会讲春节小故事
今年回老家过年,见识不少,下面给你讲讲我的春节故事:腊月年二十八上午刚到村口,就听到一声声猪叫声,村人在杀猪过年呢,回到村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那是在煮粽子,农村过年杀猪包粽子是保留传统习俗。
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故事
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东方朔上前询问。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春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火神下凡,奉旨火烧长安。”
汉武帝听说了“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的传言,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您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出宫教百姓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也和父母、妹妹团聚了。
因为元宵在躲避这场灾难里出力最大,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元宵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