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在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冬至是每年的几月几号
农历12月22日,
公历冬至日在每年12月21-23日,日子不是固定的,比如:
2022年冬至节气时间:公历2022年12月22日5点37分,农历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九号。
2021年冬至节气时间:公历2021年12月21日23点48分,农历辛丑年十一月十八号。
由此可知,冬至日不是固定的,但每年的冬至日大致在公历12月21-23日。
冬至是每年哪一天
冬至每年的12月21至12月23日
冬至是每年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在农历的十一月份,具体是那一天并没有什么规定和规律,因为农历三年有一个闰月,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不定性,今年冬至在十二月二十二日,二O二四年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所以每年冬至都不确定,闰月年比较早。
冬至具体是哪一天怎么判定的
如果我们看日历,从阳历来说:每年的冬至所在的月份及日期都是比较固定的,也就是在12月份的下旬,21日、22日、23日左右;2022年的冬至也不例外,阳历是在12月22日。
但是,在古代是没有阳历的,而是以阴历(即农历)来计算节气的。在阴历,有时每年会有闰二月、闰四月等特殊月份发生,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日期就是不固定了;一般来说:冬至出现的月份基本固定在阴历11月,但是日期就有可能在月头、月中或者月尾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具有指导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活动的重要意义,而“阴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来定的,其指导不了农业生产,需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定,因此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其中有十二个“中”气,十二个“节”气,统名为二十四节气,又名二十四气,其中冬至就是根据太阳黄经到达270°时的位置来确定。另外根据古代圭表测影法,观测每天日中日影最短的那一天叫做冬至,把一年中日中日影最短的一天到下一年的这一天最短的周期(即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为一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