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鸭蛋,是鸡蛋。竖蛋竖的都是鸡蛋,竖蛋又叫立蛋,就是将鸡蛋竖立在桌子上,在“三五历记”中有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 *** 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正是这种朦胧的对于“卵”的原始崇拜,宇宙都很像鸡蛋,说明鸡是一个很吉祥的象征,春分竖蛋是很多地区都有的习俗,而鸡蛋的选择大多都是生的
立春立蛋的原理
按中国民间说法,立春、春分和秋分时,鸡蛋很容易竖起来。人们认为在立春能把鸡蛋竖起来的人,来年有好运。
但是,鸡蛋立起来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立春会跟立鸡蛋结合在一起呢?最多的一种说法是: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地球的引力会发生变化,鸡蛋所受到的重力会随着引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鸡蛋会更容易站立起来。
据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所说,竖鸡蛋和时间没有关系,只与力学有关。关键是把鸡蛋的重心移到更低点,握住鸡蛋,尽量让蛋黄下沉。还要挑选已经下了四五天,蛋黄容易下沉的鸡蛋。
据了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鸡”与“吉”谐音,意寓吉祥,而“立”又和“利”谐音。所以立春节气这一天,把鸡蛋立起来,又意味着大吉大利。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人们对一年美好生活的希冀。
二十四节气儿歌秋分讲解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二十四节气”是值得传承发扬的传统文化。
我们刚过的“秋分“有两重意思: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均分。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二是天气由热转凉。秋分节气正好处于秋季90天的中间,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特点和风俗
1、秋分节气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逐渐下降,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秋分后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
2、秋分节气的风俗有:秋祭月、吃秋菜、送秋牛、竖鸡蛋、粘雀子嘴、放风筝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