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齐人之福 齐人之福这个词有什么来历或典故吗

江湖网 1.2K 0

出自于《孟子》中的一篇《齐人有一妻一妾》, 本来是意指不知羞耻的人 今人引指妻妾成群的幸福生活。

寓言: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齐人之福,有什么典故

源于《孟子》。而“齐人”指的就是齐国的一名男子,他有一妻一妾在家中操持家务。而这位男子每天出门都可以酒足饭饱而归,并且还和妻妾们炫耀自己与哪位好友一起吃酒喝肉。

齐人之福

久而久之,妻子便起了疑心,于是对小妾说:“咱们的夫君每天都能酒足饭饱而归,而且还说和富家公子一同饮酒,但据我所知,夫君并没有什么富人朋友啊,所以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决定明日去跟踪他,看看究竟在外面干什么。”

次日,妻子果然悄悄跟随在丈夫后面出了门,结果却发现在路上并没有任何一人理睬他的夫君,不仅如此,夫君最终竟然还走入了一片墓地,向祭扫之人索求剩余的祭品吃,没有吃饱又东游西逛到处乞讨。这下妻子顿时明白了,原来这才是夫君每日可以酒足饭饱而归的原因。

孟子

妻子再也无心跟随下去,于是提前回到了家,向小妾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二人情之所至抱头痛哭,边哭边埋怨:“原本指望夫君可以给我们带来吃喝无忧的幸福生活,只可惜却如此庸碌无为。”没多久,男子醉醺醺回到家依旧吹捧如何与朋友推杯换盏,但这次妻妾再也不相信他所说的话了。

孟子由此得出结论:世人用来求取功名富贵之法,能不让自己的妻妾感到羞耻难当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啊。

尽享齐人之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们把一妻一妾的美满组合叫作齐人之福;现指一夫一妻的富贵生活。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这是一篇精彩的讽刺小品。孟子勾画的,是一个内心极其卑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形象。他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

男主角“齐人”,分明是当时社会上一个为追求“富贵利达”而不择手段的厚颜无耻的典型人物的缩影。他自欺欺人,做着连自己妻妾也被欺骗隐瞒的见不得人的勾当,却装出一副骄傲自满的神气。虽只寥寥几笔,但他的丑恶嘴脸已暴露无遗了。

齐人之福是褒是贬

褒义。

齐人之福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人们把一妻一妾的美满组合叫作齐人之福;现指一夫一妻的富贵生活。

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意思是: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

典故: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 “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她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

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值得注意:该典故形成的成语重点并非在于财物方面,是婚姻。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