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闲游 微雨中淡淡的情调的诗句

江湖网 1.2K 0

关于微雨中淡淡的情调的诗句有:

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出自宋代苏轼的《阮郎归·初夏》

3.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出自唐代杜牧的《齐安郡后池绝句》

4.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出自宋代刘将孙的《踏莎行·闲游》

进入夏天的诗句

具体有以下诗句关于进入夏天的诗句:

01、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02、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0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04、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05、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0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07、误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08、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张炎《疏影·咏荷叶》

09、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0、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1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2、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3、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5、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1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7、窣窣珠帘淡淡风,香里开尊俎。——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18、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19、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20、映湖光,逞新妆。——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带草晓的诗句

1、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唐·白居易《村夜》

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唐·杜荀鹤《小松》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唐·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5、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宋·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7、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先秦·屈原《离骚》

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9、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陆游《除夜雪》

10、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宋·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1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2、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海已过柳生绵——宋·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15、随意杯盘虽草草——宋·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1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7、草色烟光残照里——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18、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19、何草不黄——先秦·佚名《何草不黄》

20、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宋·陈亮《水龙吟·春恨》

21、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唐·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22、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23、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2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汉·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25、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闾门即事》

2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7、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28、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唐·白居易《早冬》

29、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30、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唐·郑谷《鹧鸪》

31、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唐·李白《春思》

32、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33、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唐·李白《长干行·其一》

34、客里看春多草草——宋·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35、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36、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37、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先秦·屈原《离骚》

38、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宋·雷震《村晚》

39、青露洗、萍花汀草——宋·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40、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宋·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4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2、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宋·孙洙《河满子·秋怨》

4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44、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45、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46、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唐·王维《杂诗三首/杂咏三首》

47、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白居易《长恨歌》

4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49、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唐·杜甫《绝句四首》

50、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51、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2、乱蝉衰草小池塘——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5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4、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唐·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55、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56、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唐·无名氏《杂诗(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诗)》

57、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58、行人肠断草凄迷——宋·苏轼《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59、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宋·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60、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偶成》

61、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唐·林滋《春望》

6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3、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宋·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64、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唐·李世民《元日》

6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66、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唐·李华《春行即兴》

67、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68、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唐·杜甫《绝句六首》

69、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70、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宋·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7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72、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宋·洪咨夔《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73、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唐·白居易《李白墓》

74、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唐·卢纶《长安春望》

7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二首》

76、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唐·李涉《牧童词》

77、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唐·李白《白马篇》

78、草色青青——宋·李彭老《浪淘沙·泼火雨初晴》

79、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清·郑板桥《沁园春·恨》

80、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唐·杜甫《兵车行》

81、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唐·李商隐《隋宫》

82、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汉·佚名《回车驾言迈》

83、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唐·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84、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85、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86、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87、荷花芳草垂杨渡——宋·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88、草薰风暖摇征辔——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8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90、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唐·吕洞宾《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

描写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花香的诗句

1、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2、见荷花、被风吹。——蒋捷《燕归梁凤莲》


3、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王沂孙《花犯苔梅》


4、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5、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晏敦复《题梵隐院方丈梅》


6、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7、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8、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陆游《朝中措梅》


9、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0、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11、记得旧时,探梅时节。——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2、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13、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14、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15、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6、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17、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德元《玄墓看梅》


18、漠漠云归溪上住。——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19、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0、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21、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


22、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


23、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24、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25、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26、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7、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28、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9、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30、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双双燕小桃谢后》


31、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高阳台落梅》


32、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33、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34、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35、角声吹彻小梅花。——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36、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37、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38、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39、卷峭寒万里,平沙飞雪。——《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40、问江路梅花开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41、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42、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43、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绩。——孙道绚《滴滴金梅》


44、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45、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


46、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47、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48、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49、荷花芳草垂杨渡。——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50、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51、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52、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代李白《清平调词;其二》


5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5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郑思肖《寒菊》


55、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5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段香卢梅坡《雪梅》


57、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装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58、润松塞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59、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暴几道《清平乐》


60、遥知不是香,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写的《梅》


61、秀色粉绝世,誓香谁为传?——李白《长相思》


62、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莲花》


63、依依梦中情绪。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蒜。——陶潜《羲皇侣》


64、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挺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6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彩莲曲》


6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7、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考。润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68、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未杨万里《水仙花》


69、桂香多露藏,石响细泉回。——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70、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