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一种长嘴灰背栖息于水泽间的爱吃小鱼的鸟。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记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他们一起捉住了。
什么动物想不劳而获
猪动物想不劳而获
释义:
获:获取,得到。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
《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例句:
不劳而获想发财,简直是白日做梦!
近义:
尸位素餐饭来张口不稼不穑坐收渔利
反义:
劳而无功自食其力一无所得
鹬蚌相争对仗词
鹬蚌相争的对仗词是——渔人得利!意思是鹬与蚌两动物互争互斗,结局是两败俱伤,这时在旁观的渔人,坐收两边之利。现实社会中,两派人物互相争斗,另有一方旁观,相斗的双方两败俱伤,观战一方坐收利益,充分利用矛盾、造成坐收渔利,巧妙中夺取利益!
渔翁得利,的上一句
上一句是“大荒沙中盐自生”。这句话意指“在大荒沙漠之中,盐自然生长出来”,表明人生有时运气无常、好坏不定,就像大荒沙中的盐一样,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会得到好运或意外惊喜。
“渔翁得利”是一个历史典故,讲述了一个古代渔翁在河边垂钓,起初因为鱼儿不咬,而失望着将饵料抛入水中,但次日起翻了身运气转,他意外收获了两条大鱼,尤其是第二天钓到的那条巨鱼,卖出去后还赚了一个旅游的大金子。 “渔翁得利”是这个故事的结尾。这个典故常常被用来表示在逆境中能够保持乐观和坚持,最终会有好的结果出现。
总之,“大荒沙中盐自生”和“渔翁得利”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人生中常常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和机遇,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放弃努力,就有可能收获意料之外的好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