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日的由来
我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正式以立法形式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日的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12.4法制宣传日除了演讲形式宣传,还有什么形式急需···
还可以有以下方式1.“12·4”法制宣传日游园活动,以咨询、展览、游艺、论坛等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2.法制文艺巡回演出3.邀请法律专家、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制部门领导进行法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4.参加“2010年全国百家 *** “五五”普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5.“12·4”活动当天各地均举办大型现场法律咨询活动,设置法律咨询或宣传点,通过展板、横幅、图片、发放宣传资料、千人签名、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6.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校园法律文化节活动。
在“12·4”活动期间,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全市中小学生校园法律文化节活动,通过上法制课、法制主题班会、法制征文、法制图片展览、法制演讲比赛、模拟法庭、观看法制专题片等形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你知道我国之一部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
我国之一部宪法的制定是在1954年,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颁布于1982年
《宪法大纲》是中国 *** 史上之一部规定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历史上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之一部属于人民的宪法。《宪法大纲》的制订,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解放区的法制化与民主化意识,为以后的政权建设和制宪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 *** 起草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就有体现,《宪法大纲》是我党制订的之一部宪法。14年后, *** 开始起草建国初期曾经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2021年宣传日主题是什么
2021年12月4日是第21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以 *** 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01年 *** 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