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朝鲜族老人节。
1982年以来,在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地区,各地都成立了老人协会,1984年,将8月15日定为“老人节”。每年都要举行尊老爱幼的活动,为老年人健康长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尊老习俗发扬光大已成为人们遵循的美德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每年8月15日庆祝这个节日;黑龙江省在每年农历6月24日。
这一天, 6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红花,接受人们的祝福。身着五彩缤纷、缀有飘带的绸缎短上衣、长褶裙的朝鲜族妇女和身穿浅上衣、深色坎肩、肥大长裤的朝鲜族男子依偎在老人身旁,与老人共享天伦之乐。
老人节是由什么法明确规定的
中国老人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2013年的重阳节(10月13日)将是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端午节是老人节吗
端午节不是老人节。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朝鲜老人节的习俗
按照朝鲜族的民俗风情,这一天, 6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佩戴大红花,接受子女和他人的祝福。儿女们尽情地歌舞、踩跳板、荡秋千、打球、摔跤,竭尽全力让老人们享受节日的欢乐。
节日里,有老人的家庭都提前备制米酒、打糕、冷面、狗肉等食品,尽其享用,这也是子女对老人半生的无私奉献表示尊重和感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