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什么食物 立夏吃什么

江湖网 1.2K 0

1、立夏饭

旧时立夏时节,宁波一带的乡下用五种颜色的豆子加上粳米煮成五色饭,也称立夏饭。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资的丰富,南方很多家庭将五色豆子替换成豌豆、雷笋、蚕豆、苋菜、香菇丁、咸肉丁、胡萝卜等食材,寓意“五谷丰登”,颇具仪式感。俗话说“千补万补,不如立夏一补”,吃立夏饭同时也寄语人们希望一年到头身体健康。

?

立夏饭


2、立夏蛋

立夏吃蛋是江南一带的习俗。这一天人们用茶叶或核桃壳煮成立夏蛋,民间认为立夏吃蛋能够强健身体。孩子们则喜欢把煮好的鸡蛋用五颜六色的绳子编好挂在胸前,传说这样能保佑孩子不得夏热病。

?

立夏蛋


3、立夏茶

立夏茶,也叫七家茶,是江浙一带立夏的习俗。立夏之日,新茶上市,妇女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饮了立夏茶,可以防止疰夏,让你健康平安度夏。

4、立夏粥

立夏时节,湖南耒阳人各家各户都要熬立夏粥。立夏粥是用瘦肉、粉丝、糯米丸子、红枣、猪杂、干笋、红枣、豌豆、豆芽等十多种食材做辅料,加入大米中熬成香气四溢的粥。

?

立夏粥


5、立夏果

立夏果,又称立夏粿,是江西弋阳一带立夏节气的特色食品。立夏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大锅立夏粿,吃一整天。立夏粿是用米蒸熟后揉烂,搓成小团子,加入豆芽、豆干、虾皮、豌豆之类的食材一起煮成“立夏粿”,也叫立夏羹。相传吃立夏粿表示送春迎夏,品种越多就表示春收越丰富,喜庆有余。

?

立夏果


6、脚骨笋

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特有的习俗。脚骨笋实际上就是山上的乌笋。它细细长长的,形似脚骨,烹煮的时候切成三四厘米长的段,不剖开,据说立夏吃了脚骨笋,一年脚骨都健康。

7、尝三鲜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三鲜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是指黄瓜、苋菜、蚕豆;树三鲜指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则是指螺蛳、鲥鱼、河豚。

?

螺蛳


8、见三新

与无锡民间立夏食俗相似,苏州地区有“立夏见三新”的说法。三新是指樱桃、麦子和青梅,人们先用三新祭祖,然后再自己吃。

9、七家粥

浙江农村地区立夏要吃“七家粥”。七家粥是用左邻右舍各家汇集起来的米,加入各色豆子和红糖煮成一大锅粥,再大家一起分食。

10、麦蚕

青麦蚕,也叫青麦团,是上海郊县和江苏启东、海门一带立夏节令食品。将还没成熟的青麦穗揉碎,把带壳的麦粒放入锅里炒熟,去掉壳,放进石磨磨成粉,与糖一起制成寸长像一条条蚕宝宝的条状食物,所以叫麦蚕。

?


11、鼎边糊

立夏时节,福州人要吃鼎边糊(又称锅边糊),是用米浆涮锅边,再加入虾米、木耳、苋菜、香菇、花蛤等做成的风味小吃。煮鼎边糊,也叫“做夏”。

12、虾面

立夏这天,闽南家家户户用新鲜的虾子、青菜、猪肉和油面一起煮成虾面供全家食用。

?

夏团子


13、夏团子

立夏吃夏团子是湖南娄底人的习俗。先将糯米粉和成团,揪成小剂子,捏成饺皮状,包入馅,收口搓圆,然后下锅煮,放上白糖。

14、光饼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这天要吃光饼。光饼是面粉加少许盐烘制而成的,但吃法又有些差异。周宁、福安等地是将光饼放入水中浸泡后做成菜肴,而福鼎、蕉城等地则是把光饼剖开,夹入炒熟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一起吃。

立夏必吃三样菜

不是必须的。
因为立夏仅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可能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并没有规定必须要吃什么菜。
但是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会有习惯在立夏这天吃清明时节的残货,如豆腐鱼、清明果等,也会有吃饺子或龙虾等的传统。
总的来说,虽然没有必须吃三样菜的说法,但不少地区会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也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现。

立夏必吃三样菜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就是立夏节气。据传统习俗,立夏是北方人的“进补”时节。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发汗量也增加,因此人们需要吃清热、解暑的食物。据传统文化,立夏必吃三样菜,分别是:


1.菠菜:菠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营养物质,是夏季清热解暑的一道佳肴。
2.荠菜:荠菜是一种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菜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是立夏必吃的一道菜。
3.豆腐: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清爽解暑的食品,并且易于消化吸收。
当然,除了这三样菜品,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偏爱选择其他清热解暑的食材和菜品,以保持身体健康。

立夏这天吃什么最好

立夏这天,应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鲜蔬、水果和粗粮。建议多食用绿色蔬菜、豆类、海藻、花生、核桃、芝麻、枸杞等食物,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此外,还应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不宜食用辛辣、油腻、高热量、难以消化的食物。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