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的由来和寓意 青团的内涵和特点

江湖网 1.2K 0

1 青团的由来和寓意

由来

清朝时期,一年清明节一个名叫李秀成的秀才被清兵追捕,一位农民帮他躲避了清兵的追捕,清兵添兵设岗,防止李秀成吃食物,那位农民于是采艾草回家做成团子,混在青草里,躲过了哨兵,李秀成也吃到了团子,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这样青团就流传了。


寓意

清明节吃青团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节日一样,具有一定的寓意,清明节吃青团主要是祭祀,纪念先人;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来当作春游小吃。


2 正宗青团是用什么做的

新鲜艾草。


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一般正宗的青团是由新鲜艾草的青汁制成的,艾草有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功效,适量食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好处。


但现在人们制作青团的方式越来越多,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并不只是用艾草了。


3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

风俗习惯。


清明节是指春分后的15天,又叫作“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和祭祀节日之一,主要是祭祖和扫墓。


清明节这一天也有很多人会吃青团,吃青团是一种习俗,主要是因为周朝,《周礼》上有记载不能在仲春这天引火,又叫作“寒食三日”,因此人们会提前准备糕点来充饥。


4 青团送人好不好

不建议送人。


青团最早是用作祭祀食品,虽说现在很多人将其用作小吃进行食用,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有这方面的忌讳的,所以青团最好是不要当做礼物送人,日常生活中食用就可以了。

三月三吃青团的寓意

青团的由来为了纪念在走投无路时村民们偷偷送给李秀成的青团,李秀成从此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青团具有纪念先人、团圆的寓意。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因色如碧玉,口感糯韧绵软、肥而不腴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青团的历史典故

青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也称为青团子或青团馍,主要由糯米、豆沙、绿豆等原料制成,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据说,青团有一个历史典故。

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德裕的官员,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文人,但由于爱好饮酒作乐,经常迟到上朝,因此被贬到了一个偏远的州县任职。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姜老二的老人,姜老二是当地著名的面点师傅,制作的青团味道十分鲜美,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有一天,李德裕上朝迟到了,朝廷御史责问他的迟到原因,李德裕便告诉御史,是因为在路上碰到了姜老二,品尝了他制作的青团,才误了时间。御史认为这是李德裕的借口,便下令将姜老二逮捕并斩首示众。当地的百姓非常痛惜姜老二,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端午节吃青团。

后来,青团逐渐在中国各地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传统的节日小吃。青团的制作方法也逐渐丰富和改良,如加入芝麻、桂花、龙眼等原料,制作出了不同口味和风味的青团。

青团的来历

为了纪念在走投无路时村民们偷偷送给李秀成的青团,李秀成从此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青团具有纪念先人、团圆的寓意。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因色如碧玉,口感糯韧绵软、肥而不腴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青团的青色,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