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它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团结抗日,基本实现了国内和平,形成并发动了全国抗日战争,同时也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施的重大胜利。
西安事变的目的 结果影响
西安事变目的: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2西安事变历史意义有哪些
西安事变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西安事变的现实意义
处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西安事变纪念馆建立意义
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为了让后人记住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实现全面抗战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大义,甘愿自我牺牲的高尚品格,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累累罪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