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
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伍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
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
何为九族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
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是指哪九族
(1) 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具体的来说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
(2)指异姓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在中国民俗中,祖制称呼一般分九代: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
九族是指哪些人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秦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九族"泛指亲属。"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