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六-「中秋看月赏菊」- 传统文化的轮回,秋日里的美好团聚

江湖网 1.2K 0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而团圆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传统美德之一。与此同时,中秋节也是每年菊展盛会的开始,菊展不仅是中秋期间的传统活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在这个时节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月亮的美丽,更可以在花园里看到各种各样的菊花,享受美的熏陶。

一、传统文化的轮回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中秋节的起源很早,起源于秦汉时期,是一种古老的月祭节日。在春秋战国后期,祭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传统仪式,成为宫廷贵族和庶民的娱乐活动,此后在汉代,这个节日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中秋期间,人们除了欣赏月亮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亲友团聚,共话天伦之乐,其文化传承也就在这种团圆的氛围中被不断传承发扬。

而看菊赏花,则是另一种以园林为载体的文化传承形式。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唐朝就有人种植菊花、举办赏菊活动,菊花成为了汉唐文人墨客进行文艺创作的媒介之一。而且在后来的宋代,菊花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活动,在明代时,则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菊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传统文化逐渐交融。在中秋节期间,菊花成为了人们团圆和文化传统的象征,同时也成为了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二、中秋看月

中秋节的主题之一就是赏月。人们在这个时候不仅去公园或者户外的广场欣赏明月,也会在家中准备月饼,一家人欣赏,围坐在一起,把团圆的感情表达出来。中秋月亮的特点是明亮、圆润、温婉,这一点也是中秋节的象征之一。同时,中秋节也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比如我们在中秋节期间可以看到的中秋赏月诗歌、赏月歌谣、赏月灯笼和赏月舞狮等传统文艺节目。

三、赏菊

在中国文化中,菊花是高雅、节操、忠诚、坚贞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菊花也成为了中秋赏花活动的主角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园林文化的一部分。赏菊的习俗早在唐朝就已经很盛行,而当时的菊花展是以“并蒂双菊”为主,寓意夫妻恩爱,重合不离;后来演化为唐代的“千金梭菊”,寓意家庭和睦;明清时期则演变为“百花争艳,独放异彩”,寓意思想多元。

今天,在南方的一些城市,特别是旅游城市,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菊花展览,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菊展一般从中秋节开始,持续一个月左右,是体验园林文化和欣赏多彩花卉的绝佳机会。

四、秋日里的美好团聚

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家人团聚。随着现代文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独自在外工作或生活,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变得更为珍贵。而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享美好、传承文化、增强亲情的时机。

从古至今,人们每年都在中秋团圆,表达着对亲友之情的深切感激和思念之情。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准备美食,合家欢聚,赏月,谈笑风生。中秋节成为了全家人共同期盼的日子,也是中国人民情感交流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由此可见,中秋赏月和赏菊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秋节的重要主题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家庭和社会团结的重要象征。

本文由江湖运势网https://www.j5zw.com/整理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