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寓意八个字 端午节的习俗意义有哪些10个字

江湖网 1.2K 0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1、一是纪念屈原说。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因此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二是纪念伍子胥说。

此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忠良之臣,原为楚国人,后投奔吴国,因被人陷害,被吴王赐死。临死前,伍子胥说:“我死后,将我双眼挖出挂在吴国都城上,以看越国灭吴。”吴王闻听大怒,让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马革里,在五月初五这天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三是纪念孝女曹娥说。

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孝女曹娥,其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七天七夜仍不见尸体,于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寻找父亲,后来抱出父尸。人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为了纪念她的孝义建了一座庙,称为曹娥庙。

4、四是吴越民族图腾祭说。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吴越族。

端午吃粽子的寓意4个字

端午节吃粽子有“光宗耀祖”的寓意,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粽子。而且吃粽子还有“功名得中”的寓意,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取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端午节放8天假还是三天假

放三天假。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3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二、春节: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5日放假,共1天。

四、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六、中秋节、国庆节: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的典故和寓意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典故和寓意与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典故: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他忠于国家,为了救国不幸投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纷纷划船捞救,投入江中的米饭,以防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为了避免屈原的灵魂受到鱼虾的伤害,人们开始用竹叶包裹糯米,制作成粽子,再用绳子系好,投入江中。


寓意:

端午节的寓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精神:屈原为了国家的利益,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忠诚精神。

2. 祭祀和纪念:端午节是对屈原的纪念和祭祀,人们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3. 驱邪避凶:传说中,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有驱邪避凶的寓意,希望能够驱除疫病和邪恶,保佑家庭平安。

4. 团结互助:端午节的习俗中,人们一起制作粽子、赛龙舟,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典故和寓意体现了爱国精神、纪念敬意、驱邪避凶和团结互助等价值观念。这些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端午节得以传承和庆祝的重要原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