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起名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由来

江湖网 6 0
  1. 根据出生情况命名

    • 出生时的特殊自然现象:孩子出生时,如果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流星、彗星等,或者有特殊的气象,如暴雨、彩虹等,父母可能会据此为孩子取名,像古代一些在雷雨天出生的孩子,可能会被取名为“雷”“雨”等字相关的名字。
    • 出生时的身体状况或生理特征:晋国的唐叔虞,因为他的手掌上有“虞”字形,所以被命名为唐叔虞,还有一些孩子出生时体重特别重或特别轻,或者有特殊的胎记、肤色等,也会成为取名的依据。
  2. 以排行为字

    • 伯仲叔季:在先秦时期,人们常以伯(孟)、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长幼排行,老大称为“伯”或“孟”,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这种命名方式在古代较为常见,如春秋时期的孙坚,其四个儿子分别名为孙策(伯符)、孙权(仲谋)、孙翊(叔弼)、孙匡(季佐)。
    • 元亨利贞:周代还常以“元亨利贞”等字来表示排行,“元”为老大,“亨”为老二,“利”为老三,“贞”为老四。
  3. 以德行为名

    • 品德高尚的字:父母期望孩子具有美好的品德,会选用表示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品德的字入名,三国时期的刘备,字玄德,“备”有具备、完备之意,“玄德”则寓意着高尚的品德和深邃的道德修养。
    • 体现道德规范的字:古代社会重视道德规范,一些名字会体现出对道德规范的遵循和追求,如“谦”“恭”“让”等字,常被用于人名中,希望孩子能够谦逊、恭敬、懂得谦让。
  4. 以志向抱负为名

    • 表达远大志向: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所成就,会用一些表示远大志向的字给孩子取名,诸葛亮字孔明,“亮”有明亮、光辉之意,“孔明”则寓意着智慧和远见,表达了他渴望辅佐君主、成就一番事业的志向。
    • 体现政治理想:在古代,一些人将政治理想寄托于子女的名字中,范仲淹,字希文,“希文”即希望能以文化、道德来治理国家,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社会的责任。
  5. 以祖先名字为参考

    • 纪念祖先:有些名字是为了纪念祖先而取的,会采用祖先名字中的某个字或与祖先名字相关的字,孔子的后代中有很多人名字中带有“孔”字,以表明自己是孔子的后裔。
    • 延续家族传统:家族中可能会有一些传统的字辈,每一代人的名字中会包含特定的字,以表示家族的传承和延续,某些家族规定每一代的最后一个字为“诗”“书”“礼”“乐”等,以此来弘扬家族的文化传统。
  6. 以父母的期望为名

    • 望子成龙型: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会用一些表示尊贵、荣耀、成功的字给孩子取名。“龙”“凤”“麟”等字,常被用于男孩的名字中,寓意着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人中龙凤。
    • 平安健康型:也有一些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地成长,会用一些表示平安、幸福的字给孩子取名,如“宁”“安”“康”等字,都蕴含着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7. 以诗词歌赋为灵感

    • 引用经典诗句:古代文人墨客众多,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作品中的优美词句常常成为人们取名的灵感来源,南怀瑾的名字就取自《论语》中的“怀瑾握瑜”,寓意着他拥有美好的品德和才华。
    • 化用典故:一些典故中的人物或故事也可用于取名,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或寄托某种情感。“东篱”一词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给人一种悠然、闲适的感觉,有人可能会用“东篱”作为名字,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 避讳改名

    • 国讳:在封建时代,人们取名时要避开皇帝以及皇室成员的名字,这被称为国讳,唐朝诗人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唐高祖李渊的庙号相同,为了避讳,李贺一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 家讳:除了国讳,还有家讳,即要避开家族中长辈的名字,如果不小心犯了家讳,被认为是不尊重长辈的行为,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写文章时就避开了“序”字,改用“引”字。

古人起名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些命名方式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也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标签: #古人 起名字

上一篇男孩名字

下一篇管理类岗位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