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命名原则

江湖网 1 0
  1. 简单易记

    • 字数控制在2-4个字,避免生僻字或复杂发音(如“小米”“钉钉”)。
    • 朗朗上口,方便用户传播(如“微信”“支付宝”)。
  2. 与产品核心关联

    • 直接体现功能(如“余额宝”=余额+收益)、特性(如“钉钉”=稳固可靠)或使用场景(如“小红书”=记录生活)。
    • 避免过于抽象或隐喻(基础产品需快速传达价值)。
  3. 品牌一致性

    • 若已有品牌,需延续品牌调性(如苹果的“iPhone”“iPad”延续简洁科技感)。
    • 新品牌可通过名字传递价值观(如“元气森林”传递健康活力)。
  4. 避免歧义或负面联想

    • 检查其他语言、方言中的谐音(如“途牛”无负面含义)。
    • 避免生僻字或难读组合(如“犇腾”难念难记)。

命名思路与方法

功能/场景直击法

  • 直接描述用途:如“扫地机器人”“护眼灯”。
  • 场景+功能:如“随身译”(翻译设备)、“云笔记”(笔记工具)。
  • 示例
    • 洗发水 → “柔顺派”
    • 智能手表 → “腕上管家”

情感/价值共鸣法

  • 传递用户渴望的感觉或价值(如“无忧棉”=舒适安心)。
  • 针对痛点命名(如“去屑 shampoo”→“清屑净”)。
  • 示例
    • 纯净水 → “悦活泉”
    • 环保袋 → “绿行侠”

创意组合法

  • 叠字/重复音节:如“滴滴”“咕咚”“拼多多”。
  • 动植物/自然意象:如“蚂蚁金服”“贝壳找房”。
  • 谐音改造:如“知乎”(知+乎)、“流利说”(流畅+口语)。
  • 示例
    • 无线耳机 → “声伴”
    • 基础护肤品 → “肌底液”

目标用户导向法

  • 针对用户群体特点命名(如“少年派”文具、“乐龄”老年用品)。
  • 示例
    • 儿童牛奶 → “小小牧优”
    • 学生平板 → “学友宝”

技术/成分强调法

  • 突出核心技术或成分(如“量子计算”“玻尿酸面膜”)。
  • 示例
    • 空气净化器 → “森呼吸”
    • 纯棉毛巾 → “阳光棉坊”

避坑指南

  1. 避免通用名称:如“手机”“杯子”无法注册商标。
  2. 检查商标注册:在商标局官网查询是否已被注册。
  3. 测试发音和视觉效果:确保名字在不同方言中无歧义,且LOGO设计适配(如“美团”比“蜗牛团”更易设计)。
  4. 国际化考虑:若面向海外市场,避免文化冲突(如“白虎”在西方可能不吉利)。

实操步骤

  1. 列出关键词:功能、用户、场景、价值(如“快捷”“清洁”“健康”)。
  2. 头脑风暴组合:通过词语拼接、谐音、叠字等方式创造候选名。
  3. 筛选测试
    • 淘汰难读、难记、负面联想的名字。
    • 邀请目标用户投票(如线上问卷)。
  4. 验证商标和域名:确保.com/.cn等主流域名可用。

案例参考

产品 名字 逻辑
杀毒软件 360安全卫士 数字+功能(简单直接)
智能音箱 小爱同学 亲昵拟人化(降低科技距离感)
电动车 小牛电动 力量感+品牌辨识度

标签: #核心命名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