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费劲的情况
-
家族传承方面
在农村,很多家族有固定的字辈排序,一个家族字辈是“仁义礼智信”,如果孩子是某一辈分,直接选用对应字辈的字,然后再搭配一个简单常见的字就行,像“仁”字辈的孩子,可能就叫“张仁贵”“李仁福”等,这样起名就比较简单,只需要考虑后一个字的选择,而且这个字可以结合一些美好的期望,如“贵”“福”“寿”等寓意吉祥的字。
-
传统习俗影响
农村有一些传统的起名习惯,比如根据出生时间相关的因素起名,如果孩子是在春天出生,可能会起名为“春生”“春花”之类的名字,这种起名方式贴近生活,而且名字的含义通俗易懂,不需要太复杂的思考,还有根据孩子的性别起名,男孩可能叫“建国”“建军”等带有阳刚之气的名字,女孩可能叫“秀英”“桂兰”等比较温婉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经过长期流传,被大家广泛接受的,起名时比较容易想到。
-
简单随意风格
有些农村家庭起名比较随意,就是希望孩子好养活,比如叫“狗剩”“铁蛋”之类的名字,这些名字虽然看起来比较质朴,但起名的时候不用考虑太多文雅的因素,简单顺口就行,所以相对来说不费劲。
费劲的情况
- 文化期望方面
现在的农村也和外界交流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希望给孩子起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他们可能会查阅古籍,寻找有美好寓意的诗词典故来起名,从《诗经》中寻找灵感,像“婉兮”“子衿”等名字,但是要理解这些诗词的含义,并且选取合适的字来组合成名字,对于一些文化水平有限的家长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可能需要请教村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或者通过一些渠道去学习这些知识,这个过程就会比较费劲。
- 避免重名考虑
农村相对城市来说,人口聚居程度较高,同姓的人比较多,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和别人重名,就需要费一番心思,比如在一个村子里,已经有很多叫“丽”“娜”等名字的女孩,家长就要想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他们可能要考虑一些比较生僻的字,或者组合一些不太常见的字来起名,这就增加了起名的难度。
- 五行八字等因素
部分农村家长比较相信五行八字,他们需要请人算孩子的八字,然后根据五行的缺失来起名,孩子八字缺火,可能就要在名字中加入带“火”偏旁的字,如“炎”“煜”等,这不仅涉及到对五行知识的了解,还要考虑名字的音韵搭配等问题,这对于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家长来说是很复杂的事情,会让起名变得很费劲。
标签: #农村起名 费劲因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