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唇点绛,墨韵流芳—古风口红赋名集

江湖网 15 0

千年妆奁启朱匣,一点胭脂醉山河,当管弦笙箫化作唇间诗行,当水墨丹青凝作颊上烟霞,古风口红便成了行走的风雅注脚,今以九章之名,撷取华夏文明精粹,为红妆赋魂,令方寸唇膏承载千年风华。

第一章·花间辞 取《楚辞》"桂栋兰橑"之韵,酿就"兰烬垂露"之名,此色若春日初绽的蕙兰花蕊,露珠沿瓣滚落时沾染的淡粉,恰似少女含羞轻抿花瓣的娇态,昔人制香多用兰蕊,今以唇膏载兰魂,展东方女子"气若幽兰"的婉约风姿。

第二章·釉色谱 观宋瓷"雨过天青",悟得"青瓷吻雪"之雅号,此色仿龙泉窑冰裂纹理,釉面浮动着雾霭般的青灰,恰似冬日呵气成霜时,唇畔凝结的晶莹,古人品茗尚"茶色贵白",今以冷釉映朱唇,显清贵出尘之态。

第三章·诗笺录 采《诗经》"桃之夭夭"意,缀"灼华新晕"之名,此色如三月枝头初绽的绯桃,薄薄一层便显鲜妍,恰似待嫁少女面敷胭脂的羞赧,旧时女子以桃花瓣捣汁染唇,今用矿物釉彩承其脉,让千年相思跃然唇间。

第四章·乐府吟 听琵琶曲《十面埋伏》,谱"破阵朱砂"之壮色,此为正宫朱红,似将军铠甲映残阳,又若戏台武旦点重绛,昔者优伶以胭脂代血描忠烈,今以唇枪蘸朱砂,展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

第五章·翰墨香 临《快雪时晴帖》笔意,书"松烟染黛"之名,此色仿古墨深浅,深则如玄玉生光,浅则似蝉翼透月,魏晋名士喜"熏衣剃面",今以松烟代黛画唇,显文人风骨与女儿柔情交融之美。

第六章·霓裳影 观唐俑红裙遗痕,裁"石榴裙裾"之艳,此色取自盛唐仕女石榴裙装,浓丽如贵妃醉酒时的绛唇,又似敦煌飞天飘带间的朱砂,丝绸之路驼铃响,胡旋舞转石榴裙,一抹绛红诉尽大唐气象。

第七章·道藏玄 参《黄庭经》丹法,炼"内丹朱髓"之秘色,此为道家炼丹术中"紫金霜"之色,薄涂似晨露映朝霞,厚积则如丹炉聚真火,葛洪《抱朴子》载美容丹方,今以科技提纯古法,令养生智慧栖于唇畔。

第八章·西厢记 读《莺莺传》"腻云亸碧",绘"红笺小字"之柔,此色仿洒金宣纸映烛光,暖杏底纹透着蜜合色,恰似闺阁小姐偷试母亲妆奁的忐忑,古代情书以口红题写,今让每抹唇色都成未寄出的桃符。

第九章·山海经 探《巫咸国》奇谭,寻"青鸾衔丹"之灵,此色取昆仑墟青鸟羽翼间朱砂,杂以九尾狐尾尖白毛,调出神秘幻彩,神话中的不死药化作风干玫瑰色,涂之若神兽守护朱唇,尽显东方奇幻美学。

从良渚玉琮的赭红到敦煌壁画的石青,从《齐民要术》的胭脂方到《天工开物》的制箔术,古风口红非单纯色彩复刻,实为文明基因的当代显影,当化学色素遇见天然矿植,当3D打印替代雕版印刷,古老妆容正以科技为舟,载着华夏美学驶向星辰大海

标签: #雅韵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