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名字里藏着百年老字号的兴衰密码

江湖网 4 0

曾祖父的"秤"与祖父的"铁"

光绪二十三年,曾祖父在扬州东关街挂出"衡德"铜秤铺的招牌时,特意在族谱上添注:"永昌者,秤星不移之志;衡德者,天地公道之心",那杆刻着"永昌衡"三个字的十六两老秤,成了我们家族第一个被赋予生命重量的名字。

祖父出生时正逢军阀混战,曾祖父将刚出生的长孙抱上柜台,指着被流弹击穿的"德"字匾额道:"乱世当守拙,就叫铁生吧。"这个带着金属寒光的名字,陪着祖父在日军占领期间熔掉三百斤铜秤铸子弹壳,又在解放后把剩余铜料打成"公私合营模范"的奖牌。

父亲的"文"字枷锁

1958年大炼钢铁时,父亲张明文的出生证明被炉火燎焦了边角,曾祖父攥着族谱残页,在"明"字旁重重画了个叉——"文"字辈的排行不能断,却必须压住这炽热的时代烙印,后来父亲总说,他名字里的"明"是火里淬出的光,"文"是铁水凝成的纹。

改革开放那年,父亲在工商所填登记表时突然停笔,窗外飘进"衡德记"重张的鞭炮声,他望着"张明文"三个工整的楷体字,第一次发现这个名字暗藏的玄机:日月同辉为明,铁水成纹为文,恰似祖传铜秤上精密的星点排列。

新世纪的"星"火传承

千禧年除夕,我抱着刚出生的女儿站在祖宅天井里,百年老秤在月光下投出细长的阴影,二十八宿在秤杆上流转,妻子突然轻呼:"看!北斗七星正好映在'衡'字的金漆上!"那一刻,我忽然读懂曾祖父在族谱眉批的深意——真正的好名字,要经得起星移斗转的丈量。

当女儿抓周抓住老秤砣时,我蘸着新年的柏枝墨,在宣纸上写下"张星苒"。"星"承北斗之位,"苒"取草木新生,暗合《天工开物》"衡者,天地之权度"的古训,妻子笑说这名字带着铜锈味,我却看见百年光阴在秤杆上续写

标签: #三代人 #老字号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