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一座青砖黛瓦的老宅里,八旬老人张怀瑾颤抖着双手翻开泛黄的族谱,当目光触及孙子张明远的名字时,浑浊的眼底泛起水光,这个名字承载的不仅是三代人的期望,更是一个家族跨越百年的精神图腾。
姓名里的时空密码
"明远"二字出自《诗经·大雅》"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暗合张家"清正明德"的祖训,父亲张云鹤在起名当日,将狼毫笔在青花瓷笔洗中轻轻一荡,蘸着晨露在宣纸上写下:"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远者虑及千秋",这位曾参与编纂《中华姓氏通鉴》的古籍修复师,将毕生对文字的敬畏融入墨迹。
族谱记载,张家自明代迁居于此,每代名字皆嵌"明"字辈序,到张明远这代,恰逢家族经历特殊年代后首次续谱,父亲特意选取《淮南子》"明于日月,察于毫厘"之典,既延续传统,又寄托冲破迷雾、心怀天地的深意。
笔画间的阴阳之道
姓名学讲究"三才五格",父亲用紫檀镇纸压着五格剖象图,向围坐的子孙讲解:"明属火,远属土,火生土旺,暗合离卦之象。"他指着族谱中先辈名字的朱砂批注,"你曾祖名'耀'属火,祖父名'坤'属土,三代相生相承,此为家族气运流转之道。"
那年惊蛰,父亲带着十岁的张明远踏访姑苏城皇庙,在碑林前,他指着斑驳的"明远"刻字说:"这是万历年间先祖题写的修身箴言,当年躲过焚书之劫,藏在大雄宝殿藻井之上。"香炉青烟袅袅间,孩童第一次懂得名字是穿越时空的血脉信使。
音律中的家风传承
每逢除夕祭祖,父亲总让孙儿站在祠堂楹联下诵读:"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张明远的名字与楹联平仄相和,暗藏"家声不堕"的期许,母亲常说,孩子出生那夜,父亲反复吟哦《楚辞》,最终被"路漫漫其修远兮"触动,定下"明远"为字。
家族书房悬挂着历代家主手书的匾额,最新那块"致远斋"正是为张明远所立,父亲解释:"'致远'非单指仕途显达,更要心如明镜,行稳致远。"他亲手烧制的青瓷笔筒上,阴刻着"明远"篆章,底部暗藏北斗七星纹样,喻示指引方向。
墨痕深处的未竟之志
临终前月余,父亲仍坚持用鼠须笔修改《张氏姓名谱注》,在"明远"条目下,他添注:"此名取'明月照沟渠'之意,愿吾孙既能仰望星空,亦懂俯察大地。"病榻旁的紫檀匣里,珍藏着未启用的备选名"明夷",源自《易经》"明入地中,明夷",本意是留作逆境时的精神铠甲。
如今张明远主持修复的《永乐大典》残卷中,某页夹着祖父的笺注:"姓名者,命理之舟楫,然需以德行作桨,方能乘风破浪。"每当年轻学者追问取名之道,他总指向老宅门楣——那里深深镌刻着两个遒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