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取名 弟子规里有哪些名字既好听又富有典故

江湖网 89 0

《咬指心痛》《陆绩怀橘》《卧冰求鲤》都是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之一个是曾子的。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 *** ,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第二个是当然就是陆绩的故事了。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第三个是一个叫王祥的人的故事。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典故取名 弟子规里有哪些名字既好听又富有典故


《替父从军》当然指花木兰了。流传最广的是《木兰辞》,你也可查一下详细的内容或者译文。就是可汗征兵,上面有花木兰父亲的名字,但是又没有儿子代替。花木兰念及父亲年迈,为尽孝心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历经十二年的艰辛,终于衣锦还乡,最后才让战友们知道木兰

是女郎。


《二子学弈》是讲的弈秋和他两个徒弟的故事。是孟子的作品。原文是: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人随之学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下棋的时候总想着把天上的天鹅射下来。就是告诫后人学习要一心一意。

李姓取名典故

李的姓氏故事,来源唐代诗人李涉,文宗朝做过太常博士。他的诗语言通俗,在民间有不少读者。传说有一次他夜过九江皖口时遇“盗”,“盗”问他叫什么名字,同行的人替他回答是“李博士”。“盗首”说:“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

李涉欣然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题为《井栏砂宿遇夜客》,其诗云:“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盗首”看罢大喜,不仅没抢劫他的财物,还厚赠拜别。

杨姓取名典故

杨姓来源包括出自姬姓。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后有羊舌氏。晋灭羊舌氏,其子孙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用三国故事起名字

答:①宴义(宴桃园英雄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②笞由(张翼德鞭笞都邮)

③信真(蒋干中计)

④梅英(青梅煮酒论英雄)

⑤志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⑥亮风(诸葛亮借东风)

⑦良儒(诸葛亮舌战群儒)

⑧金牛(邓艾绕走金牛道)

⑨英布(三英战吕布)

⑩庶言(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