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坤。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这个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节设立的初心,就带有明确的尊师重教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这一节日的设立达到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的目的。其实教师节定在哪天,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教师的形象和素质,形成尊师重教的、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为什么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教师节
教师节定在9月10号是因为考虑到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应该让学生一踏进校园,就养成一种尊师重道的意识,让学生牢记教师的辛勤,崇尚教师的光荣。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之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节日简介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他们做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教师节
教师节
教师节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教师节。之一个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设立、旨在呼吁改善教师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师节。第二个是1939年 *** *** 教育部设立的“农历8月27日”版教师节。然而前者 *** *** 不予承认,后者因为战争等原因并未在全国推行。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之一个教师节。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教师节的演变过程
1、6月6日教师节 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2、月27日教师节 1939年, *** *** 1939年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3、5月1日教师节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
4、月10日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教师节
教师节
教师节的意义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
9月10日教师节是为了纪念什么
9月10日教师节是感恩教师
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几个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迎来之一个教师节,共和国的教师之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节日。
尊师重教,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特殊的年代,这一传统曾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恢复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重新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成为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新中国的之一个教师节,把“尊师重教”的种子播洒在全社会每个人的心中,在神州大地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此后,每年的9月10日,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而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向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并发自内心地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