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字查字典查偏旁部首“石”。
碧
【读音】bì
【释义】1.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指青绿色的玉石。
例:①碧,石之青美者。——东汉·许慎《说文》
②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2.又。
例:①章峨之山多瑶碧。
②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③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3.指代绿水。
例:①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②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青绿色 。
例:①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③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5.青白色,浅蓝色 [clear blue]
例:①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②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例句】1.静静的湖面好似一块碧玉。
2.沙尘肆虐,雾霾横行,人们对碧海蓝天更加渴望。
3.今天天气晴朗,碧空如洗,是个出游的好日子。
4.一粒粒葡萄珠碧绿碧绿的,就像一颗颗翡翠。
5.春天的小河河水碧波荡漾真美啊!
碧的音节是什么
音节:bì
“碧”的基本含义为青绿色的玉石,如碧玉;引申含义为青绿色,如碧绿、金碧辉煌。
在日常使用中,“碧”也常做形容词,表示青白色,浅蓝色,如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碧”,初见于秦朝小篆中,会意字。从玉(像一串玉),从石(像山崖下有块石头),从白(明亮、光彩),表示碧是明亮有光彩的美石。本义是青玉。“碧”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碧的含义
一、“碧”字的意思是:
1.青绿色的玉石。
2.青绿色:~草。澄~。
3.姓。
二、汉语拼音:bì
三、碧的部首:石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王、从石、白声
六、相关组词:
碧绿 碧霄 碧血 碧玉 澄碧
碧空 碧蓝 碧波 碧落 碧椀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透明的。碧,篆文
(王,玉)
(石)
(白,透明),表示透明的玉石。造字本义:名词,青白色的透明玉石。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
文言版《说文解字》:碧,石之靑美者。从玉、石,白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碧,极美的青石。字形采用“玉、石”作边旁,采用“白”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碧筳[bì tíng]
碧玉簪花。
2、碧丝[bì sī]
染青绿色的蚕丝。多用以形容初生细草或青年女子的头发。
3、碧旻[bì mín]
青天。
4、碧眼[bì yǎn]
绿色的眼睛。
5、碧甃[bì zhòu]
青绿色的井壁。
碧音节是什么
音节:bi
部首: 石
笔画: 14
五笔: GRDF
五行: 水
繁体: 碧
结构: 上下结构
详细释义
碧 [bì]
〈名〉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形〉
青绿色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青白色,浅蓝色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