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四句大全 十个传统节日古诗四句五字

江湖网 120 0

元日》作者: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作者: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关于立冬的古诗四句

最美的立冬诗词吧!

1、最诗意从容的立冬诗:《立冬》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笔下的立冬,是诗意温暖的。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这大约是冬夜的李白,呵手举笔,执盏就炉写下的句子。有诗、有酒、有火炉,再加上雪,这样的冬日,真是诗意又温暖呀。


托秋风寄信,我在冬日暖阳里等你,饮一杯暖酒。

2、最特别的立冬诗:《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时节,钱时感慨菊花的傲然。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菊花还在盛开,冬天却越来越近了。

3、最乐观闲适的立冬诗:《立冬日作》


《立冬日作》

宋代: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时节,陆游虽然过得窘迫,却十分乐观。


房子很小,仅容得下膝盖;墙很低,仅到人的肩膀。陆游用夸张的手法诉说着自己的境遇,可他却饱含乐观:住在陋巷中,心却闲适安然。


让我们平静地送走昨天,欣喜地迎接明天,不管四季如何更替,只要心中安然,生命总有恒常的温暖。

4、最悠然自得的立冬诗:《立冬后作》


《立冬后作》

宋代: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

篱下重阳在,醅中小至香。

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


立冬时节,唐庚对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冬日时节,叶梦得吃着甘蔗,十分开心。昨夜飞霜,早晨来看菊花开得正盛,家中的酒还飘着香。再看邻居家蕉果即将熟了,那一挂挂的黄色真好看。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能够实现每个小愿望,比如在冬日里,有一个香甜的甘蔗吃。

5、最安闲淡然的立冬诗:《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宋 · 沈说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于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立冬时节,沈说在赏菊中度过。


冬日时节,菊花盛开,诗人绕着篱笆尽情的欣赏。


他说菊花比檐卜更香,比兰花的颜色更多。闲情之下,一杯酒过,都没感觉暮秋到了。任凭我们将菊花插上花白头吧,就当酒筵上的笑谈罢了。


心态胜过年龄,不管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什么,都要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终其一生,我们追逐的不是别人啊,是我们自己满怀期待的心。

6、最相思的立冬诗:《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


《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

明代:潘希曾


重阳节的古诗四句大全 十个传统节日古诗四句五字

东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晓色开。

五日新正浑醉里,百年残梦又春来。

他乡綵燕随缘看,何处云鸿寄劄回。

料得故人多健在,寻芳联辔满金台。


潘希曾笔下的立冬,是思念的。


当冬天一天天临近时,看着江边盛开的梅花,思念丛生。想必京中的朋友们都还健在吧,他们骑着马去游玩赏菊吧。


即便你在此岸,我在彼岸;即便你在城北,我在城南,你也永远是我隔岸的温柔,隔城的眷恋。那个地方,你在,我在,思念在。

7、最感慨的立冬诗:《立冬客馆病坐》


《立冬客馆病坐》

明·李英


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

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

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李英笔下的立冬,是感慨人生的。


这个立冬时节,李英着实有些使者,他羁旅在外,吹着冷风,还生着病。病了,头发都变短了,本就发愁,雪霜还来欺负他。


世事变幻,如棋一般,时光流转,谁又能控制呢?


我会把秋天的遗憾埋进冬天的雪里,等到来年,长出新的期待。

8、最随性的立冬词:《瑞鹤仙 其三 寿东轩立冬前一日》


《瑞鹤仙 其三 寿东轩立冬前一日》

宋 ·蒋捷


玉霜生穗也。

渺洲云翠痕,雁绳低也。

层帘四垂也。

锦堂寒早近,开炉时也。

香风递也。

是东篱、花深处也。

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归也。


嬉也。

缯波稳舫,镜月危楼,釂琼浆也。

笼莺睡也。

红妆旋、舞衣也。

待纱灯客散,纱窗日上,便是严凝序也。

换青毡、小帐围春,又还醉也。


立冬时节,蒋捷是随性的。


当秋霜初显,天气渐寒时,菊花依然盛放,蒋捷说:定是仙翁不肯放秋归去。立冬时节,词人尽情嬉戏,看歌舞,喝美酒,待客人散去,天气更加严寒,换上青毡,小帐里如春,又醉了一场。


谁说冬日只有严寒,还有欢乐。


冬天就是想谈热乎乎暖洋洋的恋爱,和碳火烤的番薯一样,冒着腾腾的热气,满满都是甜蜜满足。

9、最温暖的立冬诗:《十月七日早起》


《十月七日早起》

宋末元初 · 方回


己亥十月六,是为立冬日。

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

醉卧二更醒,起视天宇黑。

三更至四更,大风一何急。

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五更再倚楼,云扫众星出。

我楼正向东,北斗挂东北。

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

日躔氐近房,红气卜晴色。

万马渐次动,钟鸣戍鼓鼜。

今年未有霜,贫民或絺绤。

忽念十日前,霰雪已坌集。

痢疟死者夥,咎徵复不一。

所喜浙田登,百姓不忧食。


立冬时节,方回欣喜于收成好不挨饿。


这一年的立冬日,天气晴朗,与友人宴饮过后,诗人睡下了。二更时,天还是黑的,大风呼起,一起吹到四更天。


五更天时,倚楼而望,云散了,星星满天。想到贫苦的人,或病挨冻,但是,让人欣喜的,浙田丰收,百姓起码不愁吃了。


总有人,在这个冬天,担忧着普通人的衣食。

10、最百无聊赖的立冬诗:《喜迁莺 立冬》


《喜迁莺 立冬》

明末清初 · 尤侗


朝看月令。

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

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

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

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立冬时节,百无聊赖的词人敲冰煮茗。


阴风凛洌,词人知道,秋日的时光所剩无几了,这冬日风景,像妙手写就的一般。百无聊赖的词人,闭着门户,枯坐着读书,累了,敲冰煮茶喝。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已经出现了白发。


这个冬天和以往一样,没有惊喜,没有意外,当然也没有关系。

天将暮,冬将至,岁月匆匆,明日就是立冬了。

这个秋,无论还有多少遗憾,都请留在今天。明日,在迈入冬的节点里,愿我们,诗意阅世,平安入冬。

有关节日的古诗四句的三年级

一、描写春节的诗句:

1.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3.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7.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8.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9.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10.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二、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3.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5.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三、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1.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四、描写中秋节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4.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端午节古诗四句六字

清明节过雨未收,端午夜深忆汉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医叹了夜凉。

1,此诗句属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学作品,共包含四句六字,描绘了节日景象和情感体验。

2,其中诗句中“清明节过雨未收”意为端午节前天气不宜,表达了对端午节凉爽和睦邻祈福的期望;“端午夜深忆汉丰”则是想象古时汉族节庆的场面,流露了钦佩历史文化和对祖先英明治国的敬仰之情;“林花谢了春红”寓意着旧时节令之异变和时节转换的情感体验;“太医叹了夜凉”则隐含着端午节健康养生的习俗与价值。

3,此诗为端午节的文学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也展现了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