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礼仪

江湖网 76 0

三书六礼:三书”是“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指求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其中纳采、问名、纳吉前三阶段称为议婚,亦称议亲。

聘礼:聘礼又称彩礼、聘金,是新郎或其家庭给予新娘父母的一部分金钱、财产或礼物,性质上属于男方赠与,一般是不能要回的。

嫁妆:古时嫁妆多少决定女方在婆家的地位。

铺房:男方家里为新人准备洞房。

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礼仪

迎娶:根据新郎是否亲自去迎亲分为单顶娶或双顶娶,轿子的计量单位是顶,单顶娶指只准备一顶新娘乘坐的轿子,双顶娶给新郎新娘各准备一顶轿子。

女家中进行的仪式:祭祖、醮礼、拜谢、下婿、奠雁、偷富、摘果、蹲女婿、请新郎、送亲宴、新娘沐浴、新娘穿婚衣、压腰钱、戴绒花、戴金饰、盖红巾、逶富贵、挂肉避白虎、踩斗、踏蒸、献扇、献箸、饿嫁、哭嫁、大姨裙、分家契。

新娘出门:新娘离开娘家,前往婆家,又称上轿,现代则是乘坐轿车。

拦花轿:村民们在村口路上设香案拦轿,以讨喜糖。

拦车马:女方家神会一路护送新娘到男方家,但女方家神会对男方因相冲而不利夫家,男方因此须行拦车马礼,把女方家神拦在夫家门外并请回去,好让男方家神接管。这是双方家神的交接仪式。

过门:过门指女孩子从娘家的门过到婆家的门,泛指女子出嫁。完成了拦门时的一系列婚俗礼仪仪式,花轿终于进了院门,又开始了下一轮的婚俗礼仪仪式。

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

点长明灯:中式婚礼中点蜡烛代表着香火延续,所以婚礼所用香烛又称龙凤花烛。

入洞房:送烛仪式完毕,赞礼引众人退出洞房,赞礼归位于香案前,高喊:“鸣锣升炮入洞房!”,此时鼓乐高奏,鞭炮齐鸣,新人于鼓乐鞭炮声中步向洞房。

出洞房:新人完成洞房内一系列婚俗礼仪之后出洞房。

婚宴:新人和其父母行完一系列婚俗礼仪以后,方能在赞礼的引导下从香案两侧的案旁离案入席。

闹洞房:闹洞房时人声嘈杂,喜气洋洋,家中人气旺,可驱邪镇宅,中国民间普遍有“不闹不发,越闹越发”的说法。

传统中式婚礼双方父母应该怎么坐

传统中式婚礼双方父母座次安排如下:

1、在安排具体座位之前,建议先根据婚礼来宾的构成划分出区域,如贵宾席、朋友席、同事席、亲属席等,根据划分好的区域安排桌次。

2、中国人喜爱成双成对,婚礼桌位也是如此,所以大多数婚礼中都会有两张主桌。主桌自然是在婚宴的最前端位置,而紧随主桌之后的应为双方新人的贵宾席、亲属席,随后则是同事席与朋友席。

3、一般来说新人和父母、主婚人坐在舞台左侧的主桌。新人的舅、姑、姨安排在舞台右侧的主桌。如果婚宴酒店只安排一个主桌,那么新人、新人父母和舅姑姨直接坐一桌就好。

4、一般双方的父母都坐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爱父母的长辈或者兄弟姐妹的话,可以安排在同一桌或者相邻的位置。

5、父母亲戚,父母的朋友同事 双方的父母应有各自单独的席位,父母的长辈、姐妹兄弟可安排在同一桌或相邻的同区域桌,给长辈一个较尊贵的席位也方便父母给他们照顾,座位顺序索性让父母自己安排。

6、餐桌的具体摆放还应与宴会厅的地形条件而定。各类宴会餐桌摆放与座位安排都要整齐统一,椅背达到纵横成行,台布折纹要向着一个方向,给人以整体美感。

怎么用好的语言去形容中式婚礼

1. 庄重而隆重2. 中式婚礼以其庄重而隆重的氛围而闻名。
在中式婚礼中,仪式和礼仪被高度重视,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
从传统的婚礼仪式到丰盛的宴席,中式婚礼展现了家庭的尊重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这种庄重而隆重的氛围使人们感受到婚姻的庄严和神圣。
3. 此外,中式婚礼还注重细节和讲究。
从精美的婚纱和礼服,到精心布置的场地和华丽的餐桌,中式婚礼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同时,中式婚礼也提供了一个展示家族和亲友团结的机会,通过亲友们的祝福和参与,加深了亲情和友情的纽带。
总体而言,中式婚礼以其庄重、隆重和注重细节的特点,为新人和亲友们创造了一个难忘的美好时刻。

传统中式的婚礼流程

1、婚礼之前有六大准备,分别是聘礼、回礼、安床、嫁妆、上头、梳头、吃汤圆。


2、婚礼当天也有固定流程,男方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


3、新郎进门后要在新娘的房间里找到准备好给新娘的红色婚鞋,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和敬茶。


4、新人出门的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新人上迎亲车后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开一圈。


5、新娘被接到南方家后,拜见男方长辈,以西式婚礼类似,在酒店举行仪式。


6、新人向客人敬酒,这时就是入洞房,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陪同回娘家。



拓展资料: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

正昏礼也。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